描写“闻”的词语
共 91 条词语
-
诗篇名。唐代杜甫作。公元763年作者在梓州(今四川三台)获悉唐军击败安史叛军,喜极而作本诗。诗中抒发惊喜之情,语气欣快,浮想联翩。[查看详情]
-
犹听说。[查看详情]
-
(1)闻见 [ wén jiàn ]耳朵听到和眼睛所看到的事。比喻知识。(2)闻见 [ wén jian ]闻到气味。[查看详情]
-
见“闻健”。[查看详情]
-
中国及外国都知道听到,形容名声传播得极远。[查看详情]
-
原指诸侯相继朝觐一辈子。后形容接连不断地到来。[查看详情]
-
趁还活着未死。形容拼死、拼命。[查看详情]
-
听到风声就远远的逃开。[查看详情]
-
①.知识;学问。②.指有学识。[查看详情]
-
形容人禀赋聪敏,领悟力、类推力强。[查看详情]
-
诗人,学者。湖北浠水人。1922年留学美国。1925年回国,参与主编《晨报》副刊《诗镌》。后任武汉大学、青岛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等校教授。1944年加入民盟。抗战胜利后,积极参加反内战斗争,遭国民党特务暗杀。著有诗集《红烛》、《死水》和古典文学论著《唐诗杂论》、《楚辞校补》等。有《闻一多全集》。[查看详情]
-
听到名声而思慕。[查看详情]
-
谓闻名四方。[查看详情]
-
指闻鸡起舞的祖逖。比喻及时奋发的志士。[查看详情]
-
被亲近[查看详情]
-
①.听说。②.嗅到。[查看详情]
-
被称扬荐拔。[查看详情]
-
①.亦作“闻徤”。②.谓趁强健之时。[查看详情]
-
佛教语。谓由闻教法而生之慧解。[查看详情]
-
显达、有名望的家族。[查看详情]
-
犹言受宠若惊。[查看详情]
-
《后汉书·窦融传》:“计若失路不反,闻道犹迷,不南合子阳,则北入文伯耳。”[查看详情]
-
名誉与声望。[查看详情]
-
(1)闻人 [ wén rén ]复姓。如宋朝闻人宏。(2)闻人 [ wèn rén ]有名望的人。[查看详情]
-
听到别人指出自己的缺失就感到高兴。形容人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查看详情]
-
晋代祖逖,半夜闻鸡啼,立即起床操练武艺的故事。典出《晋书·卷六二·祖逖传》。后用以比喻及时奋起行动。[查看详情]
-
谓听到合乎义理的事。[查看详情]
-
听到消息就马上行动。[查看详情]
-
指用鼻子怀抱自然,从嗅觉直入心灵。[查看详情]
-
犹奏闻。[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