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棒”的词语
共 50 条词语
-
坚硬、结实。[查看详情]
-
①.粗短的棍子。②.北方话称玉蜀黍为「棒子」。参见「玉蜀黍」条。③.比喻某种职责。[查看详情]
-
乐团指挥合奏或合唱时所用的棒子。[查看详情]
-
棍棒。[查看详情]
-
①.钓鱼人用来把钓得的鱼打昏或打死的一种棒。②.泛指不长的棒。[查看详情]
-
①.明·施耐庵《水浒传》第39回:“因他会写诸家字体,人都唤他做圣手书生。又会使枪弄棒,舞剑抡刀。”②.奈他自幼专爱~,因此太公访求几个名公教师,教了他十八般武艺,使得两柄好双斧。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33回③.汉语成语【名称】使枪弄棒【拼音】shǐ qiāng nòng bàng【解释】指使弄刀枪棍棒等兵器,借指习武。【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39回:“因他会写诸家字体,人都唤他做圣手书生。又会使枪弄棒,舞剑抡刀。”【示例】奈他自幼专爱~,因此太公访求几个名公教师,教了他十八般武艺,使得两柄好双斧。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33回【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查看详情]
-
佛家临济宗的公案。义玄至黄檗山参谒希运禅师,问:“如何是佛法的大意?”三度发问,均被棒打。见《临济录》。后宗门多用以警觉学人之执迷不悟者。[查看详情]
-
方言。莽撞、大胆的人。[查看详情]
-
做事不懂行,胡乱整。[查看详情]
-
即夹棍。[查看详情]
-
犹骨骼。[查看详情]
-
〈方〉:长方形或长圆形带小把儿的冰块;冰棒。[查看详情]
-
一种刑罚。古代犯人收监前,先施以杖刑,意在挫其凶燄,使之慑服,称为「杀威棒」。[查看详情]
-
见“铁杵磨成针”。[查看详情]
-
①.供搅拌(如从前制造肥皂时)用的一端带十字架的棒。②.杆或棒或桨状物,用于搅拌物品(如泥状食品)[查看详情]
-
直而无钩的毛线针。[查看详情]
-
古代一种当作兵器使用的木棍。[查看详情]
-
佛教禅宗接引弟子时,常用棒一击或大声一喝,促其领悟。后用以比喻促人醒悟的警告。《红楼梦.第一一七回》:「一闻那僧问起玉来,好像当头一棒。」也作「当头棒喝」、「迎头棒喝」。[查看详情]
-
粘在小棍上的一种糖果。[查看详情]
-
形容意志坚定。[查看详情]
-
较粗的棍棒,是一种抬物的工具。[查看详情]
-
坚硬。[查看详情]
-
被棒击打后所引起的破伤溃烂。元·孟汉卿也作「杖疮」。[查看详情]
-
行路时做为防身用的短棍棒。也作「梢棒」、「稍棒」。[查看详情]
-
作撬动的铁棍或钢棍,通常一头尖或两头尖,或一头成刃形。[查看详情]
-
佛教禅宗接引弟子时,常用棒一击或大声一喝,促其领悟。后用以比喻使人立即醒悟的警示。也作「当头一棒」、「迎头棒喝」。[查看详情]
-
古代一种棒形武器,其一端饰马镫形铜制品。后用作仪仗。[查看详情]
-
古代贵官出行时前导仪仗之一。[查看详情]
-
①.捶打用的木棒。多在洗衣时用以捶衣。②.方言。指人参。[查看详情]
-
用细竹棍或细木棍做芯子的香。[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