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 动
- 拼音
- jǔ dòng
- 注音
- ㄐㄩˇ ㄉㄨㄥˋ
- 词性
- 名词
- 繁体
- 舉動
- 近义词
- 活动 作为 行为 行动 手脚 步履 举止 举措 行径 动作
举动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举动
举止。
英comportment;
行动。
例举动自专由。——《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轻率的举动。
英act; movement;
引证解释
举止;行动。
引《后汉书·牟融传》:“﹝ 牟融 ﹞代 伏恭 为司空举动方重,甚得大臣节。”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
《旧唐书·魏徵传》:“帝大笑曰:‘人言 魏徵 举动疏慢,我但觉嫵媚。’”特指重大的政治行动。
引《北史·贾彝传》:“时朝廷举动及大事不决每遣尚书、 高平公 李敷 就第访决。”
措置;措施。
引《韩非子·解老》:“夫弃道理而妄举动者虽上有天子诸侯之势尊而下有 猗顿、陶朱、卜祝 之富,犹失其民人而亡其财资也。”
《朱子语类》卷七十:“只为举动不顺了致得民不服。”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六回:“自从改了票盐之后盐场的举动大变了。”发作。
引《儒林外史》第二六回:“他自己也添了个痰水疾不时举动,动不动就要咳嗽半夜。”
指演奏音乐。
引宋•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驾登宝津楼诸军呈百戏》:“及上竿、打筋斗之类讫乐部举动,琴家弄令。”
犹言动不动。表示很容易发生某种行动。
引汉•阮瑀 《驾出北郭门行》:“亲母舍我殁后母憎孤儿。飢寒无衣食,举动鞭捶施。”
国语辞典
举动
行为或动作。
引《三国志·卷三五·蜀书·诸葛亮传》:「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大为郃所破。」
《儒林外史·第三七回》:「因见这般举动心里敬他。」近行动 行为 手脚 作为
网络解释
举动
举动,指举止;行动。
语出《后汉书·牟融传》:“﹝牟融﹞代伏恭为司空,举动方重,甚得大臣节。”
举动的字义分解
-
举
举 [ jǔ ] 1. 向上抬,向上托。 如 举头。举手。举重。举棋不定。 2. 动作行为。 如 举止。轻而易举。 3. 发起,兴办。 如 举义。举办。创举。 4. 提出。 如 举要。举例。 5. 推选,推荐。 如 推举。荐举。 6. 全。 如 举国。举世。举家。 7. 古代指科举取士。 如 科举。举人。一举成名。 8. 攻克。 如 “一战而举鄢、郢”。
-
动
动 [ dòng ] 1. 改变原来位置或脱离静止状态,与“静”相对。 如 变动。波动。浮动。振动(物体通过一个中心位置,不断作往复运动。亦称“振荡”)。震动(a.颤动或使颤动,如“门窗动动了一下”;b.重大事情或消息使人心不平静,如“动动全国”)。 2. 使开始发生。 如 发动。 3. 使用。 如 动用。动武。动问(客套话,请问)。 4. 使起作用或变化,使感情起变化。 如 感动。动人心弦。娓娓动听。动容。 5. 吃(多用于否定式)。 如 这几天不动荤腥。 6. 非静止的。 如 动画。 7. 可变的。 如 动产。 8. 行为。 如 举动。动作。 9. 常常。 如 动辄得咎。
举动造句
1、一个人如果胸无大志,既使再有壮丽的举动也称不上是伟人。拉罗什富科
2、你的遇事慌乱、抱怨、一脸苦相、不敢扛事儿、推脱、找借口、逻辑不清、没有反馈、不拘小节、不动脑、不走心的举动都会出卖你,阳光、沉稳、乐观、抗击打、思路清晰、勇于奉献、耐得住寂寞、不怕犯错、有进步、打鸡血的每一天会成就连自己都惊讶的未来。
3、他的这次反常举动让我们大家都猝不及防的不知所措。
4、他对柯帕乌举动的直截了当,锋利无比,从不表示异议。
5、做一个真诚的人很难;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不是简单的方程;你真诚的举动可能换来的是别人的冷嘲或者热讽;那颗安在自己胸中的心脏,常常为别人而无私地跳动。
6、他这种蚍蜉撼树的举动,对事情的发展,产生不了作用。
7、奥运之兵不厌诈的赛场竞技,胜负之间,有时求金心切,有意无意间会有一些正规动作以外的举动。
8、朱相桂说,森达今天的举动,也不全是感恩报德。
9、因此我也就如此来看待和接受了。几周来他在我面前的举动己不像当初那样变化无常。
10、我想琼斯想利用此事来个一鸣惊人的举动,不过我敢打赌,他不会成功。
举动的相关词语
【举动】的常见问题
-
举动的拼音是什么?举动怎么读?
答:举动的拼音是:jǔ dòng
点击 图标播放举动的发音。 -
举动是什么意思?
答:举动的意思是:行为或动作。
-
举动的近义词是什么?
答:举动的近义词是:活动 作为 行为 行动 手脚 步履 举止 举措 行径 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