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 灶
- 拼音
- jì zào
- 注音
- ㄐㄧˋ ㄗㄠˋ
- 繁体
- 祭竈
祭灶的意思
词语解释
祭灶
即祀灶。为五祀之一。古于夏祭。
引证解释
即祀灶。为五祀之一。古于夏祭。 汉 腊祭。旧俗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祭祀灶神。
引汉•班固 《白虎通·五祀》:“夏祭灶灶者火之主,人所以自养也。”
《汉书·孙宝传》:“寳 徙入舍祭灶请比邻。”
宋•苏轼 《初到杭州寄子由》诗:“莫上冈头苦相望吾方祭灶请比邻。”
清•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祭灶》:“二十三日祭灶古用黄羊,近闻内廷尚用之民间不见用也。民间祭灶惟用南糖、关东糖、糖饼及清水草豆而已。糖者所以祀神也清水草豆者所以祀神马也。”
老舍 《骆驼祥子》十一:“七点以后铺户与人家开始祭灶。”
国语辞典
祭灶
五祀之一。古于夏祭,汉改腊祭,民间则习于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祭祀灶神,贿赂灶神在天帝面前多加美言以求来年好运。
引汉·班固《白虎通德论·卷二·五祀》:「夏祭灶者火之主,人所以自养也。」
宋·苏轼〈初到杭州寄子由〉诗二首之二:「莫上冈头苦相望,吾方祭灶请比邻。」
网络解释
祭灶 (民间祭祀灶王爷的习俗)
祭灶是一项在中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传统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灶神是中国民间最富代表性最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流行神寄托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祭灶的字义分解
-
祭
祭 [ jì ] 1. 对死者表示追悼、敬意的仪式。 如 祭奠。祭礼。祭灵。祭典。祭扫。 2. 供奉鬼神或祖先。 如 祭祖。祭天。祭祀。祭灶。 3. 使用(法宝)。 如 祭起一件法宝。 祭 [ zhài ] 1. 姓。
-
灶
灶 [ zào ] 1. 用砖石砌成的生火做饭的设备。 如 锅灶。炉灶。灶突(灶上的烟筒)。 2. 指“灶君”(中国民间在锅灶附近供的神)。 如 祭灶。
祭灶造句
1、小年到,祭祭灶,常有美食和佳肴;灶膛亮,火苗高,烹制饮食味道好;吃得香,喝得甜,身康体健干劲添;创大业,赚大钱,快乐幸福享不完!祝小年快乐。
2、小年又登场,开心笑开颜;高兴购年货,生活香又甜;祭灶杂面汤,平安且吉祥;庭院打扫忙,干净笑连连;小年祝福到,愿你哈哈笑!
3、小年到,人欢喜,满面红光笑开颜;屋洁净,无尘灰,清清爽爽乐逍遥;燃鞭炮,吃饺子,福运无边笑开怀;祭灶神,送祝福,情意绵绵润你心:祝你小年交好运,步步如意走鸿途!
4、过年的香风酒味越飘越浓,节日的行动步伐越迈越快。清理院落扫灰尘,剪花贴联祭灶神。置办年货忙不闲,发条短信朋友看。祝你小年喜乐玩,吉祥如意聚团圆。祝君滚滚来财源,祈福蛇年。
5、点高香,祭灶神,灶王爷爷把你疼。说你好,不折腾,诸事都顺喜煞人。愿你小年有小喜,大年有大喜,来年有惊喜,日子过得甜蜜蜜,生活幸福又如意!
6、腊月二十三,灶王上了天;糖瓜祭祭灶,欢喜过小年;年货齐齐备,窗花对对剪;三羊来开泰,孔雀戏牡丹;莲年鱼常有,和合二喜仙。我剪剪剪,我粘粘粘,全部粘到你窗前,诚心诚意送祝愿,愿你欢欢喜喜辞旧岁,开开心心迎龙年!
7、两千多年来,中国一直保持着祭灶神的风俗。
8、如江南部分地区有重阳祭灶的习俗,是家居的火神,由此可见古代九月祭祀“大火”的蛛丝马迹。
9、祭灶也叫“送灶神”,相传灶王爷每年这天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一家善恶,到除夕夜返回,奉旨赏善惩恶,或赐福或降灾。
10、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
祭灶的相关词语
【祭灶】的常见问题
-
祭灶的拼音是什么?祭灶怎么读?
答:祭灶的拼音是:jì zào
点击 图标播放祭灶的发音。 -
祭灶是什么意思?
答:祭灶的意思是:五祀之一。古于夏祭,汉改腊祭,民间则习于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祭祀灶神,贿赂灶神在天帝面前多加美言,以求来年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