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 见
- 拼音
- zhào jiàn
- 注音
- ㄓㄠˋ ㄐㄧㄢˋ
- 词性
- 动词
- 繁体
- 召見
- 近义词
- 觐见 接见 宣召 传召
召见的意思
词语解释
召见
上级令下级来见。
例袁复召见。——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英call in (a subordinate);
外交部通知外国驻本国使节来谈事宜。
英summon (an envoy) to an interview;
引证解释
君王或上司命臣民或下属来见面。
引《战国策·秦策三》:“秦昭王 召见与语,大説之,拜为客卿。”
汉•孔融 《荐祢衡表》:“陛下篤慎取士必须効试。乞令 衡 以褐衣召见。”
宋•吴坰 《五总志》:“富郑公 初不识 许我闻其名,遽召见之。”
郭沫若 《洪波曲》第七章二:“有一天上午突然接到侍从室的电话说,委员长召见,要我立刻就去。这一特殊方式的召见使我诧异了。”外交部通知外国驻本国使节前来商谈有关事宜。
国语辞典
召见
上级的人要下级的人前来会见。
引《战国策·秦策三》:「秦昭王召见与语,大说之,拜为客卿。」
汉·孔融〈荐祢衡疏〉:「陛下笃慎取士必须效试,乞令衡以褐衣召见。」
网络解释
召见
现一般指一国或国际组织以某一事件为由通知外国驻本国或本组织机构负责人前来会见并向对方阐述本国或本组织立场同时也可能提交抗议、谴责或直接警告对方一影响双边或多边关系的事件之后。
召见的字义分解
-
召
召 [ zhào ] 1. 召唤。 如 召集。召见。 2. 召致,引来。 如 召祸。召人怨。 召 [ shào ] 1. 古通“邵”,古邑名,在今中国陕西省岐山县西南。(三)姓氏。
-
见
见 [ jiàn ] 1. 看到。 如 看见。罕见。见微知著。见义勇为。见异思迁。 2. 接触,遇到。 如 怕见风。见习。 3. 看得出,显得出。 如 见效。相形见绌。 4. (文字等)出现在某处,可参考。 如 见上。见下。 5. 会晤。 如 会见。接见。 6. 对事物观察、认识、理解。 如 见解。见地(见解)。见仁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 7. 助词,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 如 见外。见教。见谅(原谅我)。见笑(被讥笑)。 见 [ xiàn ] 1. 古同“现”,出现,显露。 2. 古同“现”,现存。
召见造句
1、挪威外交部召见当地伊朗外交官提出抗议.
2、罗斯福召见他的时候,他并不觉得洋洋得意,现在总统把他完全忘了。他也不觉得难堪。
3、刘锜自然也是那个阶层中的人物。他是贵胄子弟,是禁卫军中的高级军官,是官家宁愿把他看成为心腹体己的那种亲密的侍从人员。官家经常有这样那样的差使派他去办。因此他早就习惯了这种突如其来的召见,不觉得有什么稀罕之处了。徐兴业
4、古时候,皇帝召见臣子,臣子必须穿官服。
5、在中央确定吕正操前往美国迎接张学良以后,邓颖超在中南海西花厅寓所亲自召见了他。
6、赵匡胤看后大喜,召见赵齐贤,说:张齐贤,你很有想法,十策中有四策,蛮对朕的心思。
7、一天朱元璋召见诸学士,他静坐在屏风后面,这时危素走了进来,并不知道皇帝坐在后面,照旧走得四平八稳,甚为舒徐。
8、郑一官受幕府召见,日本人视为光荣显赫人物,自是地方豪贵常从交游,称为“老一官”。
9、北京围解之后,崇祯皇帝大加感慨,特意在北京平台召见秦良玉,优诏褒美,赏赐彩币羊酒,并诰封一品夫人,加封少保、挂镇东将军印。
10、天启七年八月底,天启帝朱由校预感来日不多,就在乾清宫内召见弟弟朱由检,命他继位。
召见的相关词语
【召见】的常见问题
-
召见的拼音是什么?召见怎么读?
答:召见的拼音是:zhào jiàn
点击 图标播放召见的发音。 -
召见是什么意思?
答:召见的意思是:上级的人要下级的人前来会见。
-
召见的近义词是什么?
答:召见的近义词是:觐见 接见 宣召 传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