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 风
- 拼音
- fú fēng
- 注音
- ㄈㄨˊ ㄈㄥ
- 繁体
- 扶風
扶风的意思
词语解释
扶风
疾风。
古郡名。旧为三辅之地多豪迈之士。唐李白《扶风豪士歌》:“扶风豪士天下奇意气相倾山可移。”后以代称慷慨豪迈之士。
指悲壮激昂之作。晋刘琨有乐府歌辞《扶风歌》悲歌慷慨,豪壮多气抒写了忧危忠愤的心情为后人所称道和仿作。
引证解释
疾风。
引《淮南子·览冥训》:“降扶风杂冻雨。”
高诱 注:“扶风,疾风也。”古郡名。旧为三辅之地,多豪迈之士。
引唐•李白 《扶风豪士歌》:“扶风 豪士天下奇意气相倾山可移。”
后以代称慷慨豪迈之士。 清•孙枝蔚 《吕生招饮城南酒家》诗:“愿得美酒如兰陵愿得主人胜 扶风。”指悲壮激昂之作。
引南朝•陈 沉炯 《望郢州城》诗:“空忆《扶风》咏谁见 峴山 传。”
唐•李白 《宣城送刘副使入秦》诗:“凄清横吹曲,慷慨《扶风》词。”
国语辞典
扶风
迅疾的风。
引《淮南子·览冥》:「阴阳交争降扶风,杂冻雨,扶摇而登之。」
县名。参见「扶风县」条。
网络解释
扶风
扶风:扶风县(陕西省宝鸡市下辖县)
扶风:剑侠情缘网络版叁》红衣圣女
扶风的字义分解
-
扶
扶 [ fú ] 1. 搀,用手支持人或物,使不倒。 如 搀扶。扶正。扶老携幼。 2. 帮助,援助。 如 扶养。扶植。扶危济困。 3. 用手按着或把持着。 如 扶梯。沙发扶手。 4. 姓。
-
风
风 [ fēng ] 1. 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 如 风向。风速。风级。风险。风波(喻纠纷或乱子)。风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风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 2. 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 如 风潮。风靡一时。风驰电掣。 3.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 如 风气。风习。风物(某地特有的景物)。风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 4. 消息,传闻。 如 风传(chuán )(传闻)。闻风而动。 5. 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 如 风景。风度。风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风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风致。风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风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风风”,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 6. 指民歌、歌谣。 如 国风(《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风。 7. 中医学指某些疾病。 如 风瘫。风湿。 8. 姓。 风 [ fěng ] 1. 古同“讽”,讽刺。
扶风造句
1、却见她从秋千上走下,轻移莲步,纤腰扶风,凌波踏水,飘然而来,碧眸蕴情,玉颜生意,就那样一心一意的看着他,月光溶入那汪春水中,梨花付魂那双碧瞳里,于是那里便有了九天清韵,那里便有了三界魅惑。倾泠月
2、行至扶风道,……又至斜谷口,属霖雨涉旬,于栈道雨中闻铃声,隔山相应。
3、小龙是扶风县午井镇一名初三学生,在一所农村寄宿制中学上学。
4、此刻,叶扶风方才看清楚他的面貌,那老者鹤发童颜,面色红润,隐隐然有神仙之姿。
5、孟达是扶风人,客寓益州,在益州本土没有多少社会关系和影响力,这种身份将使刘备烹调起自己来毫无迟疑。
6、扶风千余师生搬进新学校本报宝鸡讯(记者程风)新学期开始了,扶风县午井镇16所小学近1700名师生有了一所共同的新学校。
7、公孙缺的剑招并不快,倒是看得清清楚楚,只见他东一挑,西一指,好似毫无章法,偏偏让柳扶风无法乘隙而入。
8、满屋子玉容云鬓,皓齿娥眉,弱柳扶风,叫人恍然陷进古典美女阵里,陷进千变万化的女儿心里。
9、不如归去,不如归去,管他比天同高,我自扶风而去。
10、陈广礼是扶风县午井镇四户村的劳务信息员,2006年,通过他介绍出外打工的有1004人。
扶风的相关词语
【扶风】的常见问题
-
扶风的拼音是什么?扶风怎么读?
答:扶风的拼音是:fú fēng
点击 图标播放扶风的发音。 -
扶风是什么意思?
答:扶风的意思是:①.迅疾的风。②.县名。参见「扶风县」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