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ōng lùn

拼音
gōng lùn
注音
ㄍㄨㄥ ㄌㄨㄣˋ
词性
名词
繁体
公論
近义词
舆论

公论的意思

词语解释

公论gōng lùn

  1. 公正或公众的评论。

    是非自有公论不是某一个人说了就算。

    public opinion;

  2. 公理;定理。

    axiom;

引证解释

  1. 公正或公众的评论。

    南朝•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品藻》:“庾 又问:‘何者居其右?’ 王 曰:‘自有人。’又问:‘何者是?’ 王 曰:‘噫!其自有公论。’”唐•杜荀鹤 《送黄补阙南迁》诗:“自古有迁客何朝无直臣。喧然公论在,难滞 楚 南春。”
    宋•袁褧 《枫窗小牍》卷上:“时人语曰, 李相 太醒, 张相 太醉,此亦里巷之公论也。”
    徐迟 《哥德巴赫猜想》:“一页一页的历史写出来了大是大非,终于有了无私的公论。”

  2. 公理;定理。

    严复 《<穆勒名学>按语》:“盖 呼威理 所主谓理如形学公论之所标者,根於人心所同然而无待於官骸之閲歷察验者此无异中土良知之义矣。”
    鲁迅 《坟·科学史教篇》:“初由经验而入公论,次更由公论而入新经验。”

国语辞典

公论gōng lùn

  1. 公众或公正的评论。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王曰:『噫!其自有公论。』」《三国演义·第五一回》:「都督此言甚是公论。」

网络解释

公论

公论,汉语词汇。

拼音:gōng lùn

释义:1、公正或公众的评论。2.公理;定理。

公论的字义分解

  • 公 [ gōng ] 1. 正直无私,为大家利益。 公正。公心。大公无私。 2. 共同的,大家承认的。 公理。公式。公海。公制。 3. 国家,社会,大众。 公共。公安(社会整体的治安)。公众。公民。公论(公众的评论)。 4. 让大家知道。 公开。公报。公然。 5. 封建制度最高爵位。 三公(中国周代指“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指“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公子。公主。 6. 敬辞,尊称男子。 海公。包公。诸公(各位)。 7. 雄性的。 公母。公畜。 8. 对长辈和年老人的称呼。 公公。外公(外祖父)。 9. 姓。

  • 论 [ lùn ] 1. 分析判断事物的道理。 论断。论点。论辩。论据。论者。议论。讨论。辩论。 2. 分析阐明事物道理的文章、理论和言论。 理论。舆论。专论。社论。 3. 学说,有系统的主张。 系统论。 4. 看待。 一概而论。 5. 衡量,评定。 论罪。论功行赏。 6. 按照。 论件。论资排辈。 7. 姓。 论 [ lún ] 1. 古同“伦”,条理。 2. 〔~语〕中国古书名,内容主要是记载孔子及其门人的言行。 3. 古同“抡”,挑选。

公论造句

1、是非曲直,自有公论,你不必担心。

2、但是,至今尚无公论的关于这种缺陷成核机制的详细报导和理论解释。

3、是非自有公论,我的功劳有皇上裁决,免得内阁对我李家猜忌,你们就不要费心了。

4、虚名不虚名,自有公论,严大师也不必过谦。

5、但是,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是非自有公论,鲁迅这座丰碑,绝不是几个撼树蚍蜉所能撼动的,鲁迅的伟大,也不是几句谣言攻讦所能抹杀的。

6、它是公众群体性一致的、共同的或者是有代表性的情感、态度、观点和决定。在内涵上它接近于传统的公论、公断、民心、民意等概念。

7、如果将一些带头搞学术腐败的人尊为太师爷,由他们引导“时代的新潮流”,中华学术又将滑向何方?唯其如此,我只能被迫出这个头,是非曲直,应有公论

8、我是一个农民,今天第一次上法庭还是当的被告,但我始终相信法律是公正的,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是非自有公论,正义终将得以伸张!

9、是非曲直,自有公论,你不必担心。

10、是以钦差大臣徐,洞悉舆情,确见民心如一,公论同符,开心见诚,直言相告,其所以保护贵国之苦心,与夫顾全粤民之深意,至周且密也。

公论的相关词语

【公论】的常见问题

  1. 公论的拼音是什么?公论怎么读?

    答:公论的拼音是:gōng lùn
    点击 图标播放公论的发音。

  2. 公论是什么意思?

    答:公论的意思是:公众或公正的评论。

  3. 公论的近义词是什么?

    答:公论的近义词是: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