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pū pū
注音
ㄆㄨ ㄆㄨ
词性
拟声词
繁体
撲撲

扑扑的意思

词语解释

扑扑pū pū

  1. 盛貌。

  2. 象声词。

  3. 尘土堆积或飞扬貌。形容奔走劳顿。

引证解释

  1. 盛貌。

    唐•白居易 《山石榴寄元九》诗:“山石榴一名山躑躅,一名杜鹃花,杜鹃啼时花扑扑。”
    清•王士禛 《复雨》诗:“今年稍稍宜雨暘黍稷扑扑称叶长。”

  2. 象声词。

    元•孟汉卿 《魔合罗》第一折:“恰便是小鹿儿扑扑地撞我胸脯火块似烘烘烧我肺腑。”
    清•姚鼐 《山行》诗:“布穀飞飞劝早耕,春锄扑扑趁初晴。”
    峻青 《黎明的河边》:“子弹像蝗虫似的在我们身边扑扑的乱飞。”

  3. 尘土堆积或飞扬貌。形容奔走劳顿。

    张天翼 《“新生”》:“他那件重甸甸的中装大衣他那两口重甸甸的小皮箱,都是扑扑" class=primary href=/search/mid_4/ci-df9a48b8a>灰扑扑的样子。”
    沈从文 《天安门前》:“成串的骆驼队伍从容不迫在灰尘扑扑的道路上前进。”

国语辞典

扑扑pū pū

  1. 状声词。大多用来形容心跳声。元·白朴元·无名氏也作「丕丕」。

    《墙头马上·第三折》:「氲氲的脸上羞扑扑的心头怯。」
    《替杀妻·第三折》:「我这里孜孜觑了,諕的扑扑心跳。」

扑扑的字义分解

  • 扑 [ pū ] 1. 轻打,拍。 扑粉。扑蝇。扑打。 2. 击拂的用具。 粉扑。 3. 冲。 扑灭。扑救。 4. 相搏击。 相扑。扑跌。 5. 跌倒。 扑地。 6. 伏。 扑在桌上看书。 7. 杖,戒尺,亦为中国周代九刑之一。

扑扑造句

1、荣荣今年4岁,脸蛋红扑扑的,一对黑亮的眼睛像是两颗黑宝石。

2、晶般的一串串白花,便是那春天慵睡佳人的珠帘,在北方每当春回大地,丁香花便不甘寂寞,也会兴致匆匆竟相开放,把他那扑扑幽香…丁香花色繁多有紫色,红色,白色等在没有梅雨的六月里散发着香水般芳菲的气息。

3、她那红扑扑的小脸儿宛若一支含苞欲放的玫瑰花。

4、夕阳红红的,像小姑娘红扑扑的脸蛋。

5、小弟弟的脸胖乎乎、红扑扑的,看上去真像一个心爱的大苹果,我真想去咬上一口。

6、苹果熟了,就想小孩子的脸一样红扑扑的!

7、是一个五六岁左右的小娃娃,穿着橘色的小袄,梳童子髻,粉扑扑的看起来煞是可爱。

8、卡特将军也和杰克一样,看来灰扑扑的。

9、瞧他红扑扑的脸上,也到处挂着汗珠子.

10、几簇灰扑扑的野牛草丛红色的岩缝里顽强地钻出来。

扑扑的相关词语

【扑扑】的常见问题

  1. 扑扑的拼音是什么?扑扑怎么读?

    答:扑扑的拼音是:pū pū
    点击 图标播放扑扑的发音。

  2. 扑扑是什么意思?

    答:扑扑的意思是:状声词。大多用来形容心跳声。元·白朴元·无名氏也作「丕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