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áng

拼音
huáng qí
注音
ㄏㄨㄤˊ ㄑㄧˊ
词性
名词
繁体
黃芪

黄芪的意思

词语解释

黄芪huáng qí

  1. 多年生草本植物羽状复叶,小叶长圆形,有毛茸,开淡黄色小花。根可入药。

引证解释

  1. 即黄耆。参见“黄耆”。

    明•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一·黄耆》:“耆长也,黄耆,色黄,为补药之长,故名。今俗通作黄芪。”

国语辞典

黄芪huáng qí

  1. 植物名。豆科黄耆属灌木。叶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卵圆形。花于夏季之交,自叶腋抽梗生总状花序,开淡黄绿色或淡紫色的花。荚果镰刀状、黑色扁平。根茎可入药有利尿、补气等作用。也作「黄耆」。

网络解释

黄芪

黄芪黄芪

黄芪:中药

黄芪的字义分解

  • 黄 [ huáng ] 1. 像金子或向日葵花的颜色。 黄色。黄昏。牛黄。黄澄澄。信口雌黄。 2. 特指中国黄河。 黄灾。治黄。黄泛区。 3. 指“黄帝”(即“轩辕氏”,传说中原始社会部落联盟首领)。 黄老(黄帝和老子)。炎黄子孙。 4. 事情失败或计划不能实现。 事情黄了。 5. 姓。

  • 芪 [ qí ] 1. 〔黄~〕多年生草本植物,茎横卧地上,根可入药。亦作“黄耆”。 2. 〔~母〕多年生草本植物,叶细长,花淡紫色,亦称“知母”。

黄芪造句

1、结论黄芪蛰虫口服液具有提高Hc免疫抑制小鼠的某些免疫功能。

2、中草药资源也十分丰富,有地榆、土三七、黄芪、苍术、白芍、桔梗、苦参等。

3、轻者单用黄芪10克泡水饮,或黑大豆30克,浮小麦30克,乌梅3克煎服。

4、能涩精止遗,用于小儿遗尿,常配伍桑螵蛸、黄芪、牡蛎等药,以增强疗效。

5、这些毒草主要是变异黄芪(又名“醉马草”)和小花棘豆,牲畜食后出现摇头、摆尾、行走困难、成瘾等症状,最后消瘦,不能采食而死亡。

6、治疗用活血化瘀法,常用方剂如补阳还五汤、通窍活血汤等,常用药如黄芪、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三棱、莪术、地龙、蝉衣等。

7、如人参、沙参、玄参、红参、丹参和苦参;黄连、黄精、黄柏、黄苓和黄芪;五味子和五倍子;枳实与枳壳;天门冬与麦门冬等等。

8、民间有古谚流传“大寒大寒,防风御寒;早喝人参黄芪酒,晚服杞菊地黄丸”。

9、它精选煅牡蛎、黄芪、浮小麦、糯稻根、大枣等药材科学组方,达到益气养阴、固表敛汗之效,兼具养治防三重功能。

10、助气血生化之源;若气虚懒言,倦怠乏力甚者,加黄芪、白术等益气健脾;若口干、神烦、舌红少苔者加知母、黄柏、草决明、谷精草等以滋阴降火,清肝明目。

黄芪的相关词语

【黄芪】的常见问题

  1. 黄芪的拼音是什么?黄芪怎么读?

    答:黄芪的拼音是:huáng qí
    点击 图标播放黄芪的发音。

  2. 黄芪是什么意思?

    答:黄芪的意思是:植物名。豆科黄耆属,灌木。叶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卵圆形。花于夏季之交,自叶腋抽梗,生总状花序,开淡黄绿色或淡紫色的花。荚果镰刀状、黑色扁平。根茎可入药,有利尿、补气等作用。也作「黄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