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 使
- 拼音
- fù shǐ
- 注音
- ㄈㄨˋ ㄕˇ
副使的意思
词语解释
副使
派往外国的正使或公使的副手。
指节度使或三司使等的副职。
引证解释
派往外国的正使或公使的副手。
引《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副使 王然于、壶充国、吕越人 驰四乘之传因 巴 蜀 吏币物以赂 西夷。”
《清史稿·职官志六》:“光绪 元年定出使制,命侍郎 郭嵩燾 使 英,翰林院侍讲 何如璋 使 日本京卿 陈兰彬 使 美 日 祕 国,俱置副使。”指节度使或三司使等的副职。
引《旧唐书·职官志三》:“节度使一人副使一人。”
《宋史·职官志十》:“巡幸,有行宫都部署行宫有三司使、副使、判官、行宫使、都监。”
《明史·职官志四》:“﹝按察司﹞副使、僉事分道巡察。”
网络解释
副使
副使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派往外国的正使或公使的副手。
副使的字义分解
-
副
副 [ fù ] 1. 第二位的,辅助的,区别于“正”、“主”。 如 副职。副手。副官。副使。 2. 附带的,次要的。 如 副业。副品。副食。副刊。副歌。副产品。副作用。 3. 相配,相称(chèn )。 如 名实相副。其实难副。 4. 量词(a.一组或一套,如“一~手套”,“全~武装”;b.指态度,如“一~笑脸”)。 副 [ pì ] 1. 剖开,裂开。 如 “不坼不副”。
-
使
使 [ shǐ ] 1. 用。 如 使用。使劲。使役。使力。使钱。 2. 派,差谴。 如 使唤。使命。使女。 3. 让,令,叫。 如 迫使。 4. 假若。 如 假使。即使。 5. 奉命办事的人。 如 使者。大使。公使。使馆。
副使造句
1、贞元十六年登第,历官至镇州宣慰副使、尚书郎、饶州刺史。
2、徽宗即位后,康无双被调廉州安置、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
3、时贼渠王仙芝、尚君长在安州,宋威自青州与副使曹全晸进军攻讨,所在破贼。
4、各大小港口和陆地口岸皆设海关,选良家子充当大使及副使,由各级官员从各地推荐,太子朱标量才录用。
5、张?总黜翰林为外官,良得山西副使,谢病归,卒。
6、1916年5月参加反袁护国运动,任护国军军务院外交副使。
7、今天早朝接到奏报十月,闯贼李自成攻陷延安,寻屠凤翔,紧接着又陷榆林,兵备副使都任、总兵官尤世威等战死。
8、迁尚书,累封四百户,兼曹濮观察使,寻加淄青兗郓招讨使,又加汴滑都统副使。
9、丙申,吕文德超授太尉、京湖安抚制置屯田使、夔路策应使兼知鄂州,李庭芝右文殿修撰、枢密都承旨、两淮安抚制置副使、知扬州。
10、册封宗室、诸蕃或告谕外国,充正、副使。
副使的相关词语
【副使】的常见问题
-
副使的拼音是什么?副使怎么读?
答:副使的拼音是:fù shǐ
点击 图标播放副使的发音。 -
副使是什么意思?
答:副使的意思是:①.派往外国的正使或公使的副手。②.指节度使或三司使等的副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