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ún

拼音
xún fǔ
注音
ㄒㄩㄣˊ ㄈㄨˇ
繁体
巡撫

巡抚的意思

词语解释

巡抚xún fǔ

  1. 古代官名明代指巡视各地的军政、民政大臣清代指掌管一省军政、民政的官员。

    imperial inspector; provincial governor;

引证解释

  1. 巡察安抚。

    汉•班固 《车骑将军窦北征颂》:“亲率戎士巡抚疆城。”
    《北齐书·后主纪》:“是月以水涝遣使巡抚流亡人户。”
    《明史·太祖纪三》:“乙丑皇太子巡抚 陕西。”

  2. 官名。 明•洪熙 元年始设巡抚专职。 清 为省级地方政府长官总揽全省军事、吏治、刑狱、民政等职权甚重。

    《明史·宣宗纪》:“大理卿 胡概 、参政 叶春 巡抚南畿 浙江设巡抚自此始。”
    《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朝廷见他强干精明材堪大用,便放了 四川 巡抚。”
    《清史稿·职官志三》:“巡抚,掌宣布德意抚安齐民,修明政刑,兴革利弊考覈羣吏,会总督以詔废置。”

  3. 指任巡抚之职。

    清•阮元 《小沧浪笔谈》卷三:“﹝ 乾隆 ﹞五十九年 毕秋帆 先生奉命巡抚 山东。”

国语辞典

巡抚xún fǔ

  1. 巡视安抚。

    汉·班固〈窦将军北征颂〉:「亲率戎士,巡抚疆域。」
    《晋书·卷四十六·刘颂传》:「咸宁中诏颂与散骑郎白褒巡抚荆、扬。」

  2. 职官名。明代始设,职责为代天子巡视天下。至清朝则以巡抚为省级地方政府的长官总揽一省的军事、吏治、刑狱、民政等。

网络解释

巡抚

巡抚是中国明清时地方军政大员之一。又称抚台。巡视各地的军政、民政大臣。清代巡抚主管一省军政、民政。以“巡行天下抚军安民”而名。清代,地方大员的品级为:总督,正二品:加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衔从一品;加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衔正二品。巡抚,从二品:加兵部侍郎衔,正二品。总督官衔略高于巡抚,前期督权远过于抚如两江总督按例兼辖江苏、安徽、江西三省而末期安徽、江西两抚即不再听命于总督。北周与唐初均有派官至各地巡抚之事系临时差遣“巡抚”亦未成为官名。

巡抚的字义分解

  • 巡 [ xún ] 1. 到各处去,来回走动查看。 巡弋(指舰艇在海上巡逻)。巡游。巡天(指在天空巡游)。巡回。巡抚。巡视。巡幸(古代特指帝王出巡到达某地)。巡逻。 2. 酒席上给全座依次斟酒一遍。 巡杯(主人在宴席上依次向客人劝酒)。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 抚 [ fǔ ] 1. 慰问。 抚恤(安慰和周济)。抚慰。安抚。抚爱。 2. 扶持,保护。 抚养成人。 3. 轻轻地按着。 抚摩。抚摸。抚琴(弹琴)。抚今追昔。 4. 同“拊”。

巡抚造句

1、所以近七八年来,历任巡抚者引以为戒,不敢委他事情。

2、于是王,和巡抚,并百尼基,与同坐的人,都起来.

3、尼布甲尼撒王差人将总督,钦差,巡抚,臬司,藩司,谋士,法官,和各省的官员都召了来,为尼布甲尼撒王所立的像行开光之礼。

4、巡抚登莱地方赞理军务一员,天启元年设。

5、如江苏巡抚宋荦,接待过第三、四、五共计三次南巡,所获御赐手迹和书画众多,宋荦以此超迈古往,引以为荣。

6、从朝廷内阁六部直到各地方的总督、巡抚乃至于州县都是阉党之人,网络严密、盘根错节,势焰熏天。

7、宰相太尉、状元御史、巡抚巡按,被西门庆的孔方兄耍得团团转,争先恐后为他负弩前驱,帮西门庆捞取更大权势和更多金钱。

8、这时候你找总督、巡抚、藩台、臬台、道、府告状,谁也不会管你,连问都不问。

9、傅恒博闻强记,加之此事发生不久,被新任山西巡抚刘墉查出后造成轰动,是以张口就来,却一时间猜不透乾隆提起此事的用意。

10、到了雍正上台后,山西巡抚诺岷等人又奏请实行,朝野上下一时议论纷纭。

巡抚的相关词语

【巡抚】的常见问题

  1. 巡抚的拼音是什么?巡抚怎么读?

    答:巡抚的拼音是:xún fǔ
    点击 图标播放巡抚的发音。

  2. 巡抚是什么意思?

    答:巡抚的意思是:①.巡视安抚。②.职官名。明代始设,职责为代天子巡视天下。至清朝则以巡抚为省级地方政府的长官,总揽一省的军事、吏治、刑狱、民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