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

拼音
bò ji
注音
ㄅㄛˋ ㄐㄧ˙
词性
名词

簸箕的意思

词语解释

簸箕bò ji

  1. 一种铲状器具用以收运垃圾。

    dustpan;

  2. 扬米去糠的器具。

    fan; winnowing pan;

  3. 簸箕形的指纹。

    loop of a fingerprint;

引证解释

  1. 扬米去糠的工具。

    北魏•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槐柳楸梓梧柞》:“至秋任为簸箕。”
    唐•锺辂 《前定录·刘逸》:“我读《金刚经》四十三年今方得力,就説初坐时,见巨手如簸箕翕然遮背。”
    金•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弯一枝窍鐙黄华弩担柄簸箕来大开山板斧:是把桥将士 孙飞虎。”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十四章:“这个高大的中年庄稼人不仅帮助寡妇老婆儿把大黄牛套在磨子上而且帮助她把淘好的粮食和所有的磨具--笸箩、簸箕……统统搬到磨棚里来。”

国语辞典

簸箕bò ji

  1. 一种用来扬去谷类糠皮的器具以竹篾或柳条等编成。

    《唐诗纪事·卷六二·郑嵎》:「大开内府恣供给玉缶金筐银簸箕。」

  2. 扫地时盛尘土的工具。

网络解释

簸箕

簸箕是一个词语,读音为bò ji,释义有三种,一是一种铲状器具,用以装垃圾;二是用藤条或去皮的柳条竹篾编成的大撮子,扬米去糠的器具;三是指簸箕形的指纹,指纹的一种,每个人的指纹都是不一样的中间成封闭圆形的谓之“箩”(民间多称为“斗”)如果开口延伸出去谓之“簸箕”。

斗和簸箕被赋予神秘的占卜色彩在民间流传着这样一段话一斗穷,二斗富,三斗四斗卖豆腐。另外还有叫做簸箕板的小吃。出自贾思勰 《齐民要术》。

簸箕的字义分解

  • 簸 [ bò ] 1. 〔~箕〕❶扬糠除秽、清理垃圾的器具,用竹篾、柳条或铁皮制成,三面有边沿,一面敞口;❷簸箕形的指纹(“箕”均读轻声)。 簸 [ bǒ ] 1. 用簸箕颠动米粮,扬去糠秕和灰尘。 簸谷。 2. 颠动摇晃。 颠簸。簸荡。簸动。簸弄。

  • 箕 [ jī ] 1. 用竹篾、柳条或铁皮等制成的扬去糠麸或清除垃圾的器具(通常称“簸箕”)。 箕帚。 2. 簸箕形的指纹,不成圆形。 斗(dǒu )箕。 3.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4. 姓。

簸箕造句

1、, 路三17他手里拿著扬场的簸箕,要扬净他的禾场,把麦子收在他的仓里,把糠秕用不灭的火烧尽了。

2、, 拿起快乐的铁锨将垃圾铲除,文明卫生。掀开宽容的纳污桶把赃物倾倒,整洁干净。携带耐苦的簸箕收集残渣,展美亮堂。世界清洁日,愿你家洁室亮人更靓。

3、, 见此情形,几位师傅分成三路人马,其中一人负责关闭截门,一位师傅开始寻找管道漏点,还有两位师傅挽起裤腿,拿起了屋里的簸箕和大红塑料盆,帮着大妈扫水。

4、, 而南部平原上的小河流水旁,却生长着一种矮小的成灌木状的白条柳,剥去绿皮,雪白的柳条是编制簸箕、笸箩、油篓等农家用具的绝好材料。

5、, 岙底自然村三面环山,地形呈簸箕状,虽有10个出入口,但都在300余米长的“簸箕口”上,建了围墙、将“簸箕口”封死,只留1个通道,就能有效控制人流。

6、, 造 句 网是一部在线造句词典,其宗旨是让大家更快地造出更优质的句子.

7、, 别人来买米,需要用柳条编的簸箕舀米放到磅秤上称分量,然后倒入旁边的漏斗里,顾客再用米袋接着。

8、, 浅水中黄鲶、鲫鱼、窜鲦鱼历历在目,一个竹簸箕往水里一捞,装住好多鱼。

9、, 是日黄昏,巨峰前后崖下、簸箕口、北山头等地的顽军向刘家东山、址坊溃退,被万毅师主力及抗大一分校歼灭二百余人。

10、, 这一天,他看见云娘把他穿的那件兔皮大衣泡到了大盆里,还倒上了半簸箕灶膛里的灶灰,很是震惊,连忙问道:“云娘,你这是干什么?”。

簸箕的相关词语

【簸箕】的常见问题

  1. 簸箕的拼音是什么?簸箕怎么读?

    答:簸箕的拼音是:bò ji
    点击 图标播放簸箕的发音。

  2. 簸箕是什么意思?

    答:簸箕的意思是:①.一种用来扬去谷类糠皮的器具,以竹篾或柳条等编成。②.扫地时盛尘土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