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 韵
- 拼音
- gǔ yùn
- 注音
- ㄍㄨˇ ㄩㄣˋ
- 繁体
- 古韻
古韵的意思
词语解释
古韵
指先秦汉语音韵。东汉时郑玄言古今音异。北周沉重作《毛诗音义》书佚,仅见于唐陆德明《经典释文·诗·邶风下》。宋吴棫发明叶韵之说元戴侗、明焦竑陈第等人力辨其非。宋郑庠辨析古韵为六部嗣后研究不断深入分部日趋精密。如章炳麟分古韵为二十三部黄侃分为二十八部。王力考定《诗经》时代古韵为二十九部《楚辞》时代为三十部。参阅王力《汉语音韵学》和《音韵学初步》。
泛指古汉语(上古、中古)音韵。
引证解释
指先 秦 汉语音韵。 东汉•时 郑玄 言古今音异。 北周 沉重 作《毛诗音义》书佚,仅见于 唐•陆德明 《经典释文·诗·邶风下》。 宋•吴棫 发明叶韵之说, 元•戴侗、明 焦竑 陈第 等人力辨其非。 宋•郑庠 辨析古韵为六部嗣后研究不断深入,分部日趋精密。如 章炳麟 分古韵为二十三部, 黄侃 分为二十八部。 王力 考定《诗经》时代古韵为二十九部,《楚辞》时代为三十部。参阅 王力 《汉语音韵学》和《音韵学初步》。
泛指古汉语(上古、中古)音韵。
引宋•严羽 《沧浪诗话·诗体》:“有今韵有古韵。如 退之 ‘此日足可惜’诗,用古韵也。”
清•钱泳 《履园丛话·考索·古韵》:“今所用韵与《唐韵》不同以今音叶 唐•诗者悮矣。而昧於学者以《唐韵》叶三百篇尤悮。要知古今言语各殊声音递变 汉•魏 以还,已不同於《诗》《骚》,况 唐•宋 乎?且一方有一方之音,岂能以今韵叶古韵乎?”
国语辞典
古韵
六经及汉魏文字所用的韵称为「古韵」。
古典的风韵意趣。
引唐·杜牧〈和宣州沈大夫登北楼书怀〉诗:「笔落青山飘古韵帐开红旆照高秋。」
网络解释
古韵 (汉语词语)
古韵指以《诗经》为主的先秦两汉韵文的韵。这些韵从早就有人发现有些不大顺口到宋代,有叶音说:凡字用到韵文里,可以按不同的上下文随便改变平时的念法好叫它顺嘴。汉语音韵学术语以《诗经》为主的中国先秦两汉韵文的韵。传统音韵学关于古韵的研究主要成就在于古韵分部。所利用的材料主要是《诗经》韵字和《说文解字》的谐声偏旁兼及先秦两汉韵文、重文、异文通假、读若、音训等。其基本方法是首先系联《诗经》韵字归纳韵部。然后根据谐声关系扩大韵部范围如此推衍可得到完整的古韵系统并将汉字分别归入各韵部。
古韵的字义分解
-
古
古 [ gǔ ] 1. 时代久远的,过去的,与“今”相对。 如 古代。古稀(人七十岁的代称,源于杜甫《曲江》“人生七十古来稀”)。古典。古风。古训。古道(a.指古代的道理;b.古朴;c.古老的道路)。 2. 古体诗的简称。 如 五古(五言古诗)。七古(七言古诗)。 3. 姓。
-
韵
韵 [ yùn ] 1. 汉语字音中的元音或元音加收尾音,即声母以外的部分,或声母和介音以外的部分,称“韵母”。如“娘”niáng的韵母是iang,其中i是韵头,a是韵腹,ng是韵尾。~文(有韵律节奏的文学体裁,亦指用这种体裁写成的文章,包括诗、词、歌、赋等。区别于“散文”)。押~。~腹(韵母中主要元音)。~脚(韵文句末押韵的字)。~律(诗词中的平仄格式和押韵的规则)。 2. 和谐而有节奏的。 如 韵白。琴韵悠扬。 3. 风度,风致,情趣,意味。 如 风韵。气韵。韵味。
古韵造句
1、, 家乡的冬天好似一幅油彩画。既有中方的古韵,又有西方的调调。中西合璧,就好似那拈花一指的佛祖和缔造万物的上帝在天空同时出现,和蔼的对着人们微笑着,那莲花座和天使的羽翼辉映的如此美妙,让不同灵性的高楼大厦都为之动容。
2、, 放开去旅游:经历春与秋,赏心冬季游。滦州增锦绣,古韵获丰收。欠少知识后,门前当代留。不今不古有,笑话遍地羞。
3、, 8月10日,“上流之邦,古韵典藏”暨名木玉石藏友赏鉴会将在上邦高尔夫的销售中心举行。
4、, 走进位于中铁建设集团总部三层的“道德讲堂”,书法“四维八德”和“二十四孝图”悬挂在大厅四周,散发着厚重的古韵文化。
5、, 春色满园灯组生机勃勃,竞相绽放,迎接我们的到来,由“牡丹仙子,福荣灯盏,诗画古韵”三组极具盛唐风韵的群落组成展现出五光十色的满园春色,趣味性极强。
6、, 齐文化博物院齐风古韵天下独步。
7、, 弦一曲荡涤纤尘的天籁,织一帛古韵幽香的梦境。
8、, 南天神域北部,森林密布,树叶遮天,带着一股的原始的味道,沧桑古韵,这里面没有花香鸟语,没有流水人家,这里是太古凶兽的聚集地,充满了杀戮,嗜血。
9、, 骥马村因乡土味的“古韵”焕发活力,与其相隔1公里的矮山门村则因“国际范”出名。
10、, 有着古典女子情怀的“十四夜”,因有古文功底的基础,作品细腻古韵,散发文雅气息。
古韵的相关词语
【古韵】的常见问题
-
古韵的拼音是什么?古韵怎么读?
答:古韵的拼音是:gǔ yùn
点击 图标播放古韵的发音。 -
古韵是什么意思?
答:古韵的意思是:①.六经及汉魏文字所用的韵,称为「古韵」。②.古典的风韵意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