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 督
- 拼音
- zǒng dū
- 注音
- ㄗㄨㄥˇ ㄉㄨ
- 词性
- 名词
- 繁体
- 總督
总督的意思
词语解释
总督
明初在用兵时派往地方巡视监察的官员;清朝始正式成为地方最高长官一般管辖两省的军事和政治也有管三省或只管一省的。
例总督胡宗宪。——《明史》
英governor;
英法等国派驻殖民地的最高统治官员。
例加拿大总督。
英governor-general;
英国国王派驻自治领的代表。
英viceroy;
引证解释
总管督率。
引《汉书·叙传下》:“昭宣 承业都护是立,总督城郭三十有六。”
《南史·王猛传》:“未之镇而 隋 师济 江,猛 总督所部赴援。”
《明史·神宗纪一》:“南京 兵部右侍郎 邢玠 总督 川 贵 军务。”南北朝 统兵将领之通称。
引《南史·萧摩诃传》:“吾为总督必须身居其后。”
《北史·李平传》:“陛下不以臣不武委以总督之任。”官名。 明•代初期在用兵时派部院官总督军务事毕即罢。 成化 五年始专设 两广 总督,后各地逐渐增置成为定制。 清 代始正式以总督为地方最高长官,辖一省或二三省,综理军民要政例兼兵部尚书及都察院右都御史衔。另有主管河道及漕运事务者称河道总督、漕运总督。
宗主国驻在殖民地的最高统治官员。在 英联邦 内 英 王任命的自治领最高级官员也叫总督。
国语辞典
总督
管理监督。
引《汉书·卷一〇〇·叙传下》:「昭、宣承业都护是立,总督城郭三十有六。」
《三国演义·第五回》:「吾弟袁术总督粮草应付诸营,无使有缺。」职官名。始置于明代总管辖区内的文武庶政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管理一省或兼管数省。
代表君主治理属地的官吏。如英国的香港总督。也译作「代王」。
网络解释
总督
总督,通常指一个国家的某片相对自主的区域中实际或名义上的最高行政长官。许多国家都有或曾经有设置总督职位。
清朝时对统辖一省或数省行政、经济及军事的长官称为“总督”尊称为“督宪”、“制台”等,官阶为正二品但可通过兼兵部尚书衔高配至从一品。与只掌握一省行政事务的巡抚不同总督兼管数省,同时在政务之外也兼掌军务。有直隶总督、两江总督、四川总督、闽浙总督、云贵总督、湖广总督、两广总督、东三省总督和陕甘总督。此外明清也有河道总督、漕运总督等专管某项政务的总督官职。
总督的字义分解
-
总
总 [ zǒng ] 1. 聚合,聚在一起。 如 总之。总数。总体。总结。汇总。 2. 概括全部,主要的。 如 总纲。总则。 3. 为首的,最高的。 如 总司令。总裁。总经理。总统。 4. 束系,束头发。 如 总角(jiǎo )。 5. 经常,一直。 如 总是这样。 6. 一定,无论如何。 如 总归。“万紫千红总是春”。
-
督
督 [ dū ] 1. 察看;监管。 如 监督。督办。督导。督察。督促。督师。督率(shuài )(亦作“督帅”)。督战。督学。 2. 责罚。 如 督过(督察责备)。督责。 3. 古代将官名。 如 都督。督邮。督护。总督。提督。督抚。
总督造句
1、在伏见鸟羽战后,为了直捣黄龙,陆军方面由东征大总督有栖川炽仁亲王率领,海军方面则由嘉彰亲王为总督,大原俊实为先锋。
2、屋大维曾做了一段时间的执政官,然后是总督,最后是保民官.
3、正式君主立宪制,其行政的国家是英国君主,所代表的总督秘书长.
4、徒二四1过了五天,大祭司亚拿尼亚同几个长老,和一个辩士帖土罗下来,向总督控告保罗。
5、内部泵,溢流阀,蓄能器系统保持总督的经营压力。
6、章均赛大使、其他国递交国书大使们与约翰斯顿总督合影。
7、虽然总督常设参事会的权限如上述所同意的有所扩大,它将不能以任何方式剥夺那些,目前己享有内部自治权的边境自治地区的任何利益,原则上边境自治地区内部事务给予完全自治。
8、其他如河道总督6000两,漕运总督1万两,盐运使5000两,都是原俸的几十甚至上百倍。
9、江苏扬州大明寺平山堂,正堂左边的“风流宛在”匾额,出自清光绪两江总督刘坤一之手,是为追念曾在扬州主政的欧阳修所作。
10、他的弟弟和珅从一个笔帖式,升到湖广道御史,破格为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一路高升,最后升到四川总督。
总督的相关词语
【总督】的常见问题
-
总督的拼音是什么?总督怎么读?
答:总督的拼音是:zǒng dū
点击 图标播放总督的发音。 -
总督是什么意思?
答:总督的意思是:①.管理监督。②.职官名。始置于明代,总管辖区内的文武庶政,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管理一省或兼管数省。③.代表君主治理属地的官吏。如英国的香港总督。也译作「代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