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 孤
- 拼音
- tuō gū
- 注音
- ㄊㄨㄛ ㄍㄨ
- 繁体
- 託孤
托孤的意思
词语解释
托孤
以遗孤相托。
英entrust an orphan to (a friend's relative,etc.);
引证解释
以遗孤相托。
引《三国演义》第八五回:“先主 谓众官曰:‘朕已托孤于丞相令嗣子以父事之。’”《花城》1981年第6期:“换在你想打听的托孤事件以前我会尖酸地奚落你的钓故事的行为就是钓金龟说干脆点儿,就是钓钱。”
国语辞典
托孤
人临终前委托他人照料遗留的子女。
引《三国志·卷三二·蜀书·先主备传》:「先主病笃托孤于丞相亮。」
《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八》:「招姐要把小梅寄在他家里去分娩只当是托孤与他。」
网络解释
托孤
托孤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tuō gū,意思是指把身后的孤儿相托给别人在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例子例如刘备白帝城托孤。词语最先出自《东周列国志》第二回。
托孤的字义分解
-
托
托 [ tuō ] 1. 用手掌承着东西。 如 两手托着下巴。 2. 陪衬,铺垫。 如 衬托。烘托。 3. 承着器物的东西。 如 托盘。 4. 寄,暂放。 如 托身,托售。托儿所。 5. 请求、帮助。 如 请托。恳托。 6. 借故推诿躲避。 如 推托。假托。 7. 依赖。 如 托福。托庇。 8. 委任。 如 托付。委托。 9. 压强单位。
-
孤
孤 [ gū ] 1. 幼年死去父亲或父母双亡。 如 孤儿。遗孤。托孤。孤寡鳏独(孤儿,寡妇,无妻或丧妻的人,年老无子女的人)。 2. 单独。 如 孤单。孤独。孤立。孤僻。孤傲。孤茕(单独无依然)。孤介。孤身。孤危。孤芳自赏。孤苦伶仃。孤掌难鸣。孤云野鹤(喻闲逸逍遥的人)。 3. 古代帝王的自称。 如 孤家。孤王。 4. 古同“辜”,辜负。
托孤造句
1、定国临终前,托孤于部将平阳侯靳统武,命世子李嗣兴拜统武为养父,叮咛道:“宁死荒徼,无降也!”。
2、唐贞观二十三年,为尊崇诸葛亮奉刘备“托孤寄命,临大节而不可夺”的品质,改名奉节。
3、15、义胆忠肝,六经以来二表;托孤寄命,三代而后一人。
4、嫉贤妒能,庞统死于落凤坡,廖立被贬,同时托孤的李严被他死死按在白帝城,后期居然让他管理后勤运送粮草,最后还是被贬。
5、宣体履至实,直内方外,历在三朝,公亮正色,有托孤寄命之节,可谓柱石臣也。
6、为旌表蜀国宰相诸葛亮奉刘备“托孤寄命,临大节而不可夺”的忠君爱国品质,更名为奉节县,一直沿用至今。
7、假如刘备能听信忠言,戒骄戒躁,又何至于落得个大事难成,白帝托孤的结局呢?假若当初刘备不能三顾茅庐,虚心求教,又怎能“三分天下有其一”呢?要想事业兴旺,就必须广开言路,察纳忠言。
8、程婴后人,来自安徽怀宁的程学斌、程瑞琴一行5人日前来到山西襄汾,为这位名传千古的托孤人进香扫墓。
9、唐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为旌表蜀国宰相诸葛亮奉刘备“托孤寄命,临大节而不可夺”的忠君爱国品质,更名为奉节县,一直沿用至今。
10、唐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为旌表诸葛亮奉刘备“托孤寄命,临大节而不可夺”的忠君爱国思想,更名为奉节县。
托孤的相关词语
【托孤】的常见问题
-
托孤的拼音是什么?托孤怎么读?
答:托孤的拼音是:tuō gū
点击 图标播放托孤的发音。 -
托孤是什么意思?
答:托孤的意思是:人临终前,委托他人照料遗留的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