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 著
- 拼音
- lùn zhù
- 注音
- ㄌㄨㄣˋ ㄓㄨˋ
- 词性
- 名词
- 繁体
- 論著
论著的意思
词语解释
论著
亦作“论箸”。
论议和著述。
带有研究性的著作。
引证解释
亦作“论箸”。 论议和著述。
引《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及稍定 汉•诸仪法皆 叔孙生 为太常所论箸也。”
《史记·太史公自序》:“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
宋•曾巩 《与王介甫第三书》:“所云‘读《礼》,因欲有所论著’顷尝为 介甫 言,亦有此意。”
清•戴名世 《九科大题文序》:“其为学者分别邪正讲求指归,由俗儒之讲章而推而溯之至於 程 朱 之所论著。”带有研究性的著作。
引唐•权德舆 《<左谏议大夫韦公诗集>序》:“前此论著别为篇第;后此者方紬怀仙章句而不復赋人间之事矣。”
明•李贽 《<焚书>自序》:“今既刻《説书》故再《焚书》亦刻,再《藏书》中一二论著亦刻。”
徐特立 《青年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毛主席 的论著就是马克思主义 中国 化的典型。”
国语辞典
论著
论述、著作。
引《史记·卷一三〇·太史公自序》:「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
《汉书·卷四三·叔孙通传》:「及稍定汉诸仪法皆通所论著也。」带有论述性质的著作。
例如:「他的论著,常在学术界引起热烈的回响。」
网络解释
论著
清戴名世《九科大题文序》:“其为学者分别邪正讲求指归,由俗儒之讲章而推而溯之,至于程朱之所论著。”
论著的字义分解
-
论
论 [ lùn ] 1. 分析判断事物的道理。 如 论断。论点。论辩。论据。论者。议论。讨论。辩论。 2. 分析阐明事物道理的文章、理论和言论。 如 理论。舆论。专论。社论。 3. 学说,有系统的主张。 如 系统论。 4. 看待。 如 一概而论。 5. 衡量,评定。 如 论罪。论功行赏。 6. 按照。 如 论件。论资排辈。 7. 姓。 论 [ lún ] 1. 古同“伦”,条理。 2. 〔~语〕中国古书名,内容主要是记载孔子及其门人的言行。 3. 古同“抡”,挑选。
-
著
著 [ zhù ] 1. 显明,显出。 如 著名。著称。显著。昭著。卓著。 2. 写文章,写书。 如 著述。编著。著书立说。 3. 写作出来的书或文章。 如 名著。巨著。遗著。译著。著作。 4. 古同“贮”,居积。 著 [ zhuó ] 1. 附着,穿着。同“着(zhuó)”。 著 [ zhe ] 1. 助词。表示动作、状态的持续。同“着(zhe)”。
论著造句
1、现如今写投资学论著,已经不可能避而不谈这些发展变化了。
2、在法人犯罪问题产生以来的三个多世纪里,关于法人能不能犯罪,法人如何实施犯罪行为的论著可谓汗牛充栋,所有的问题归结到一点,就是法人应不应当负刑事责任,法人如果应当负刑事责任,又如何承担刑事责任的问题。
3、想到那一刻惊心动魄的美,我简直用不着再去研读朱光潜、李泽厚、宗白华的美学论著……李师江
4、中国古代大量资料表明汉族的上衣襟口有较为突出的右衽特征,而许多少数民族则有“左衽”的记载,因此,有不少学者及其论著认为“左衽”是区分汉夷服饰的关键性标志。
5、编辑、翻译有关检验检疫的论著、资料、信息、科普读物,出版、发行协会刊物及组织相关活动.
6、共发表论著十五篇,参与编书3部。
7、先后发表诗集《七里香》、《无怨的青春》、《时光九篇》,美术论著《心灵的探索》、《雷色艺术异论》等。
8、流风所及,文学史论著也都喜欢洋洋洒洒,放言高论。
9、历史上,宁波人缝制了中国第一套西服、第一套中山装、开设了国内第一家西服店、编写了第一部西服理论著作。
10、然而,归襄燕子垭的高手也开始唠叨起来,他们旁若无人地高声谈论著绞凤同盟的种种事迹,议论著此行是否有可能见到七公子和方梦菁。
论著的相关词语
【论著】的常见问题
-
论著的拼音是什么?论著怎么读?
答:论著的拼音是:lùn zhù
点击 图标播放论著的发音。 -
论著是什么意思?
答:论著的意思是:①.论述、著作。②.带有论述性质的著作。